第299章 送礼?
作者:指间青丝   边境小知县最新章节     
    “大人,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张钱袋此刻想要为自己家的几个小丫头们,争取一下办文会的资格。
    “请讲!”林峰淡然一笑。
    就听张钱袋问道:“女子文会的事情,能不能交给我家几个女儿来负责?”
    林峰还未开口回应。
    张钱袋就再次开口说道,“我家孩子们都很努力,他们在前几年的文会上面一直都很有成绩,也得了几次魁首......”
    他还没有说完,林峰就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可以!”
    “那就交给张家小姐们来负责。”一句话就直接决定了这件事。
    张钱袋都有些惊了,他没有想到,林大人竟然就这么简单直接答应了下来?
    林峰没有多余的话,直接定下了这件事,这就更加让众人觉得张钱袋就是跟林大人走的近。
    下面没有人开口议论这件事。
    开始接着聊起别的事情,以此来来缓解冷下来的场面。
    此刻,张钱袋倒是高兴的很。
    林峰在最后时刻,说了自己的几点要求。
    “首先水师这件事保密,你们征兵的时候就说是守备军,金人那边的动向也要时刻注意。”
    “其次,你们各州通往淮河郡的官道,也要尽快的修复扩建,我这里的硬性指标是两丈宽,还有各县通往各州的官道也要扩建,路面扩宽至一丈。”
    “再有就是通往各州县的急递铺,这是各州县传递邸报最快速的方式,一定尽快把驿站给连起来,才能尽快的收到各州府的消息。”
    “我淮河郡的消息,能够早一天到你们手中,你们就能早一天给我反馈,这才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众官员一一应下,毫无半分反抗的意思。
    “谨遵大人手令!”
    “谨遵大人手令!”
    林峰站起来。
    说道:“好了,散了吧!”
    此刻天色已经渐晚,可林峰并没有想要留他们的意思,当然,有些官员想要在淮河郡逗留一晚,林峰没有阻止的意思,
    官员们想要给林峰送礼的那点小心思,这些都让林峰看在眼里。
    可林峰绝对不会收他们的礼,这一点有些官员已经猜到了,有些人还准备跃跃欲试。
    张钱袋看着有官员跟着林大人走出了议事厅,心里已经知道他们的结局。
    他们现在都很好奇,想要看看林峰会怎么对这些送礼的官员。
    就听外面传来了二胡的声音,“大人,我家主子是不会收你的礼的,你赶紧收起来吧!”
    “再说了,我淮河郡百姓现在拿了你这点银子也起不了大作用,你还不如拿回去给穷困的百姓们,添置两只水缸来的实在。”
    “我淮河郡这次清缴上来的银两暂时够用,之后你要是赋税收不上来,可以填进去。”
    二胡一脸淡然的说完。
    那送礼的官员拿着手里的一百两银票,递出去的手尴尬的悬在空中,现在又被议事厅的众多官员盯着,这让他觉得很是没有面子。
    索性,他脖子一梗。
    说道:“二管事,那你收着吧!”
    “我渠县实在是拿不出别的东西来了,这次本来就是来拜访大人的,还没来得及去买礼物,实在是不好意思见大人的面。”
    二胡眉头蹙起。
    他声音不由得加大了几分。
    “我家主子没有收受下属官员送礼的这个规矩,你们这样做,是想要我家主子难做?”
    “还是要陷害我家主子做那贪官污吏?”
    “我告诉你们,不仅我家主子不会收,我们这些做奴才的也不会收,请大人们自重。”
    说完。
    二胡眼神凌厉的扫了众人一眼。
    随后他径直转身离去。
    转角之后,脸上的神情已经变回了淡然的常态。
    二胡强硬的态度,这让众州县的官员们都有些发愣。
    官员们看着离去的二胡,眼里是说不出的感慨,还有几个老官的眼里,此刻竟然还闪着泪光。
    紧跟着就有官员开口,“这林大人真是清廉刚正!”
    “不收礼没架子,一心只为治理我淮河郡各州县,这样的官员只怕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谁说不是呢!”
    “林大人这样的好官在我淮河郡,那是我淮河百姓们荣幸,是他们的福气!”
    此刻。
    所有淮河郡各个州县的官员们,都对林峰这个新知州有了新的认知。
    这样的事情,是之前几任知州在任的时候,都看不见的景象,他们的赞誉,让淮河郡的各部官员也觉得与有荣焉。
    众人回到议事厅。
    工部的邹保福就借着时机,就开口说起了今年雨季的水患治理。
    “今年我淮河郡的水患,还是那句话,你们上游的州县一定要尽快的给消息过来,一旦你们上游决堤,我们下游的州县立马就会遭殃。”
    “如果这消息给的不够及时,最后死伤的百姓一多,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林知州这次意思是,最好一个百姓都不能因为水患而死。”
    “水患的治理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我们各州县齐心协力才能做好治理,我们工部也会进一步的加紧勘验,到时候希望各州县的工部官员必须密切配合勘验。”
    他说完。
    各州县的官员纷纷默然不语。
    不敢应声,也不敢承诺这项治理工程。
    水患来临之际别说跑了,就是转身都来不及。
    一个百姓的都不能死于水患?
    怎么可能做得到?
    又有谁做得到?
    有官员黑着脸站起来。
    随后说道:“今年的水患,林大人说他要挨个挨个州县的勘验,可我淮河郡十八个州县勘验下来,怎么说也要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之后就是夏季来临,紧跟着就是七月天。”
    “等大人刚刚勘验完,雨季就要来了,哪里还有时间去治理这水患?”
    “下官觉得还是要在下游开渠放水,这样才能有效的疏通上游的堤坝的河水,等到疏通之后这水患也就迎刃而解了。”
    “始终靠堵根本就起不了大作用,这堤坝年年建年年崩塌,费时费力不说还起不了任何作用,每年因为水患死去的百姓少说也有上千人不止。”
    “还有被大水冲毁的房屋,更是一笔大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