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从提议到选址!
作者:指间青丝   边境小知县最新章节     
    次日一早。
    皇城朝会上,庆阳帝再次提出了迁都的话题。
    瞬间一石激起千层浪。
    惊叫声立马就跟着响了起来,“陛下?迁都?这个时候迁都?”
    “这个时候迁都微臣觉得不太合适,要是我大庆在这个时候又搞迁都的事宜,我大庆国一定会被两国针对,一旦被两大强国针对,那对于我国来说就是最致命的打击。”
    “这事,必须要慎重再慎重才行,毕竟是关乎于我大庆国的发展,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马虎。”
    一人刚说完,后面一人紧紧跟上。
    他走到了大殿中央一站,再一拱手直接开口。
    道:“陛下,微臣觉得黄大人说的没错,这迁都之事还需慎重考量之后再决定。”
    “要是真的被两国知晓我大庆国有了迁都的打算,那一定会被针对这是肯定的,既然这样那就没有必要这么急色的去做这事。”
    “再说了迁都之事是我国大事,万万不可草率决定.....”
    此刻。
    臣子们站出来的越来越多。
    下面立马就跟着响起了不小的议论声,这一幕李稷跟陈晃都在意料之中。
    庆阳帝对于这一幕早就见怪不怪了,他笑看着下面众人的焦急的神色,最后他把视线都定格在了陈晃跟李稷的身上。
    陈晃第一个接收到了庆阳帝的眼神。
    他一拱手,声音洪亮的喊了一句,“陛下,微臣赞同迁都一事!”
    “首先迁都给我大庆国带来的优点很多,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促进我大庆海运贸易的发展。”
    “我大庆跟金国还有南崇国合作,只会让我们三国的关系更加的紧密,发展更加的快速,彻底的促成三国发展关系的纽带,把三国关系看待成一个达成十国交易的路线,就是我大庆最终的目的。”
    “海运贸易的发展是现在我大庆国最重要的一条路线,只要是打通了这条线路,之后的发展之路就将是一路坦荡。”
    “迁都对于我大庆的发展已经是必经之路,现在的京城远离了海运贸易的中心,漕运开始做起来之后那就只会越做越大,一旦这个计划打开,之后的路子肯定是越做越顺利。”
    “靠近我大庆国的有三个强国,金国、南崇国跟蛮夷国,这三个国家商队已经跟我大庆达成了合作,甚至是遥远的西域商队都来我大庆搞精盐贩卖,这些就是我大庆需要迁都去南方的目的。”
    “迁都的目的是求更好的海运发展,这个时候,跟各国打好贸易关系才是硬道理。”
    陈晃的话刚刚说完,另一边站着的李稷也跟着接了话口。
    他继续陈晃的思路说了下去。
    “诸位大人应该清楚林峰在淮河郡做知州这件事,其实陛下之所以会派他去淮河郡驻守的原因,就是发展淮河漕运。”
    “现在迁都南方的事情一旦定下来,帝都新城就会设在南方诸城最中心的位置,成康郡跟南部城还有淮河郡这三个地方是最合适的位置。”
    李稷这话,直接先把话题给成功的引到了,帝都选址的问题上面来。
    不等有人反驳,上座的庆阳帝又跟着开了口。
    他问道:“李爱卿,你为何会考虑在这三个城池做最终的选择?”
    庆阳帝的问话刚落地。
    下面就有臣子们纷纷提出了质疑的声音。
    “就是就是,李丞相为何只是纠结于这三个城池?”
    “南方总共七个郡城,发展最好也就是之前的淮河郡,虽然现在没了赌城的称号,但是在林峰的治理之下也变得有模有样,但是光是看地理位置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确实是如此,但要是光看今后的漕运发展,确实是淮河郡最好。”
    “不能光片面的去看待帝都选址的问题,我们现在要看的还是哪个地方的发展更好,这才是最重要的,淮河郡是南方诸城水运路线最好的一条。”
    前面有人刚刚提出建议来,就被后面几个臣子摇手打断。
    那人大咧咧的走了出来,武将世家出身的冠军侯,此时一身朝服也掩盖不住他满身的腱子肉。
    冠军侯朱炎爽朗一声笑了起来。
    他道:“但除了这一条,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取之处,所以我建议定都南部城。”
    “首先南部城本就是一个军事重地,更何况这里的地势最具有易守难攻的特点,在这里建立新帝都我觉得才是最合适的。”
    “成康郡确实是七个城池里版图最大的,可南部城一旦设立了帝都,那周边的几个郡城都会被改成京郊,在我看来这淮河郡就是合并新帝都最合适的地方,南部跟淮河郡靠的最近,也更加方便管理辖制。”
    “南部城跟淮河郡合并之后,建设成为我大庆的新帝都,这样羽林卫的势力还能再次扩大,京城那边的兵力也不用大动,我大庆的兵力至少还能在新帝都增加二十万之多。”
    “大家可以好好的想象一下,这二十万兵力能够给我大庆国带来多少的可能性?”
    冠军侯朱炎此刻是越说越激动,这二十万的兵力要是全部都是训练有素的羽林卫,那大庆国能够直接叫板蛮夷大帐精锐骑兵。
    能够跟金国的炮船杠一杠,至少再也不会惧怕他们在大庆边境上的威胁。
    看着众人兴奋激动的聊着新帝都选址的问题,迁都的这个话题,已经成功的被李稷给引到新帝都选址的问题上来。
    现在朱炎又提起了二十万军队建设的事情,众臣子们的心思再次被带偏。
    “二十万军队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可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的军队人数,我大庆的国库空虚,又怎么能够养活这些吃饷银的军队?”
    一句话问得,再次让众人陷入了纠结当中。
    李稷直接开口接话。
    “我大庆国的精盐,现在能够跟各国的商队直接换取大量的银两,还有我大庆出产的精美瓷器,那当然也是一个交易的法宝。”
    “就算是这些都不景气,还有我大庆国的税银来填补,漕运发展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税银缴纳,这些可都是准备拿来养军队的,所以这一点大家根本就无需担心!”
    有了李稷的安抚,下面讨论声也跟着再次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