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特别的七宝羹
作者:清清似清风   只此青绿,不负春光最新章节     
    大年初一拜年,大年初二回娘家,大年初三不串门,大年初四迎灶神,大年初五迎财神,大年初六送穷神,大年初七人庆节……
    前面的周小溪基本都听说过,可这‘人庆节’她还是头一次见。听赵氏解释,说这一日是女娲娘娘造人的日子,这天讲究吃面条,寓意‘健康长寿、长长久久、顺顺利利’。
    除此之外,还会吃‘七宝羹’,挑七中食物混合煮在一起。
    ‘羹’与‘更’同音,是‘一年之计,万象更新’之意。
    周小溪简直开了眼了,如果新年都是这么过的,并且家里所有人都带着虔诚的心,尊重每一个传统风俗。谁会不喜欢呢?
    同样感到新奇的还有杨子安。之前的新年在他的印象里只有永无止尽的人情关系需要维护。让他丝毫感受不到所谓的‘新年新气象’。
    他再一次感叹自己来到香雪村的决定是多么的明智!
    大年初六的时候,忍了五日的张二狗终于上门来闹了。
    好巧不巧正好赶上李大力正在‘送穷神’。
    嗯,他在打扫露天的茅房。
    张二狗叫着两个儿子进了赵氏家的院子之后,刚想吵吵几句,就被李大力手里拿的刚清理过茅房的家伙什给熏的连连作呕。
    三个大老爷们都是大懒汉,平日里什么脏活累活都让张大妞和她娘干,哪受得了这个。
    还没动手就直接偃旗息鼓了,三人捂着口鼻跑的飞快。
    画面太过辣眼睛,周小溪连卧房的门都没出。他小舅舅这招也太损了!
    话说,这做法是不是有种把穷鬼送到张二狗家里的意思啊?哈哈哈!
    杨子安打算大年初八就离开。百草堂还有一堆事情等着他处理,这些日子,他简直有些乐不思蜀了。
    因着这个原因,周小溪打算在初七的时候再露一手。
    七种食物混在一起煮,这不就是‘火锅’么!
    不过为了凑食材和做调料,简直愁坏了周小溪。
    首先没有辣椒……
    然后,没有新鲜的蔬菜。这个时空没有大棚,天气这么冷,乡下人除了吃提前晒好的菜干,就是腌咸菜。
    再然后,没有芝麻酱、没有香菜……
    周小溪觉得,她大概是太闲了,净给自己找麻烦!
    不过,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杨子安竟然在这件事上帮了大忙。
    按照周小溪的需求,他成功的在自家药店找到了干辣椒、银耳、木耳和香菇!
    原来这些竟都是药材,果然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啊,老祖宗发明的火锅原来这么有深意!
    当天杨子安就派了郝善快马加鞭的去城里店铺去取,顺道还带回了一只冻的邦邦硬的羊腿和五斤银炭。
    事情办的实在是漂亮,周小溪看到东西之后,恨不得给郝善一个大大的拥抱。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杨子安看周小溪如此满意,当下就赏了郝善五两银子。
    皆大欢喜。
    有了这些,再准备火锅可就易如反掌了。
    家里除了常用的大铁锅之外, 还有一个平日用来煮粥的瓦罐,再加上炭盆,煮火锅的工具就齐活了。
    为了准备这顿火锅,周小溪吃完早饭后就开始忙活,家里的其他人都帮着打下手。
    家里有赵氏纵着,如今又多了个杨子安配合,李氏只得闭口不言。
    赵氏刀工最好,她负责把羊腿上的肉切成羊肉卷。一开始还有些不得其法,切到后来找到了窍门,活干的漂亮又迅速。
    李氏负责泡发清洗那些个药材和干菜,银耳她还听说过,那木耳和香菇则是连见都不曾见过。
    她心里一直犯嘀咕,这些东西混一块儿不会吃出问题吧?
    周小楠在旁边拍着胸脯保证道:
    “娘,您就放心吧,这些都是温和滋补的药材,哦,除了辣椒有些刺激之外,再加上羊肉,正适合这种寒冷的天气食用呢!姐姐在药理方面竟然如此有天赋,不学医术真的太可惜了!”
    周小溪一边忙手里的活,一边有些心虚的解释道:
    “小楠,你可太高看我了,这些东西都是我随便想的。其实烫青菜更合适呢,只可惜这个时节吃不到。”
    在脑中想了一下在村里种大棚菜的可能性,若是能在冬日里种出鲜嫩的青菜,他们香雪村很快就能富得流油。
    但是光塑料布这个东西就直接打破了周小溪的所有幻想,根本没可能的!她又不是什么厉害的化学家,真的没有这方面的金手指啊!
    于是只能无奈的感叹了几下也就作罢。
    其实在北方,一些世家大族或者富商在冬日是可以吃到蔬菜的,都是从南方用马车运过来的。
    只不过这运输成本高的吓人,绝对不是一般人家能承受的起的。
    收拾好了所有食材之后,李大力那边也已经把炭盆点着,瓦罐里早就添好了水。
    周小溪特意用红色的布巾包了头发,在后方打了结,身前穿了赵氏按照她的想法,做出的青色围裙,看着还真有点厨师的样子。
    她先将几个葱段和几片生姜以及切了十字花的香菇放进了瓦罐里。担心家里人吃不了辣,她并未把辣椒放在瓦罐,而是放在调好的油碟中。
    待水沸腾之后,把剁成小段的羊腿骨放了进去,给汤汁提鲜。再撒些盐,倒点酱油,这锅底就算做好了。
    至于都是哪七样食材,周小溪反复确认了下,刚刚好。
    除了杨子安派人拿的香菇、银耳、木耳和羊肉之外,还有两样家里常吃的泡发好的菜干,以及——面条。
    完美!
    唯一的瑕疵就是炭盆加瓦罐高度太高,所有人都得端着碗,站着吃饭。
    尤其李大牛个子太小,只能站在凳子上夹菜,他不但没有丝毫不满,还觉得这种新奇的吃法特别有趣。
    羊肉鲜嫩、其它菜品也很入味,尤其是木耳和银耳的口感十分的特别广受好评。
    最后的面条简直是全场最佳,吸饱了浓郁汤汁的面条再配上调料的料汁,那味道让人念念不忘。
    全家人吃的身上暖烘烘的,鼻尖都冒了汗珠。
    杨子安觉得,城里的面馆都可以关门了。
    或许他可以跟小溪商议下,去城里开火锅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