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诈降
作者:墨损文香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最新章节     
    嘎吱~
    下邳城政务厅的大门被猛地推开。
    秋风裹挟着凉意,吹入政务厅的大门,贾诩冷不丁的打了个哈欠,手中的笔一斜,在纸上画了个大大的斜杠。
    “啊!”,贾诩单手扶额,痛苦万分,“我写了半天的讨贼檄文,就这么没了!”
    贾诩气的牙颤,
    抬起头盯着罪魁祸首。
    吕布大摇大摆的走进了政务厅,平静的和贾诩对视。
    “无所谓,我会重写!”
    贾诩堆起笑脸,看的吕布有些不适,侧过身子,走到角落,盘坐在地上,掏出竹简,很快便入了神。
    贾诩长出一口气,背后发凉的感觉他不喜欢,那让他觉得不安,好像浑身爬满了蚂蚁,可偏偏在吕布身边,总是能有这种感觉。
    可恶!
    贾诩在心里默默恨到,手里却勤快的又抽出一张纸,提笔继续。
    嘎吱~
    秋日的寒风再次吹在贾诩的怀里,一个哆嗦,还未动笔的白纸,又不能再用了。
    手中的笔被贾诩捏出了声响,抬眼看去,李忧郭嘉二人正与之对视。
    只见李忧和郭嘉皆是讪讪一笑,随后当做无事发生。
    “你们俩个!”,荀攸不知何时站到了二人身后,冷不丁的一句话差点将李忧吓死。
    “一大早你二人就不见踪影,一来又开始捣乱,怎么着,诚心的?”
    “哪里哪里。”
    “过奖过奖。”
    “那是夸你们吗!”,荀攸攥紧了拳头,心中暗暗的告诫自己,自己是个文臣!
    “公达切勿动怒。”,李忧眼看大事不妙,正想办法去转移话题,正巧看到了坐在角落的吕布,“奉先怎么来的这么早?”
    “古语有云,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
    “可以了,可以了。”
    李忧连忙将吕布的话打断,不管多少次,每次吕布这么和他说话都会弄得他一身的鸡皮疙瘩。
    “你们有空在这里插科打诨,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攻下寿春!”
    荀攸白了李忧一眼,再任由他这么胡言乱语下去,不知何时才是个头。
    “袁术屯兵寿春,死守城门,拒不出战,实在是让人无计可施啊。”,诸葛亮羽扇轻摇,少年老成的说道,“不过,那寿春倒也不是真的铜墙铁壁。”
    诸葛亮顿了顿,似是有些犹豫。
    “内部!”
    郭嘉和李忧异口同声的说道。
    “可是咱们这里,哪里有能够诈降的人啊?”,李忧话说一半,突然眸子一转,径直的看向吕布。
    “我倒是没什么问题。”,吕布抬头看了一眼李忧,随后有低头继续看书,似乎这件事与他完全没有关系。
    “倒是个好主意!”,郭嘉沉思片刻,点了点头。
    袁术刚刚经历战败,损兵折将,吕布在虎牢关下之勇,名震天下,想来此时投奔,肯定正中袁术下怀。
    “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李忧手指摩挲着下巴,“我懂了,奉先诈降之前可以先认玄德公为义父,然后再去,这样就甚为合理了!”
    后背一阵发凉,李忧被吕布冰冷的眼神扫过,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得意忘形了。
    政务厅里,往日都是一群文人,不管他怎么胡说八道,也不会有人动手,毕竟文人多少还是要些风骨的。
    可眼前这位就不一样了,真发起狠来打你一顿,你也没什么办法,就算去玄德公那告状,也是自己挑事在先。
    总让玄德公拉偏架,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你要是想死,可以直说。”,吕布放下手中书简,“不过你要是愿意,我可以让玲儿拜你为义父,以咱们的关系,简直是再妥当不过了,不知伯川意下如何啊?”
    “别别别,”,李忧摸了摸鼻子,在吕布这碰了一鼻子灰,还无法反驳,真是怪事。
    “是在下失言,还请奉先将军莫怪,收玲儿为义女,那是万万使不得的,还请奉先不要再提。”
    “玲儿?”,吕布看向李忧的眼神更加不善,“想不到伯川和小女私交甚密,都叫上玲儿了?”
    “今儿个天真不错......”
    “诶......”,荀攸叹了口气,着实感到心累,“伯川你要是有空插科打诨,不如好好想想怎么破袁吧,奉先诈降的确是一步妙棋,但是用来对付袁术这等庸才,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啊?”
    李忧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吕布现在,别说是诈降袁术,就是诈降袁绍,在李忧看来,成功率也有八成,这么一个大杀器用来对付袁术,着实有些大才小用。
    “可是,除了奉先将军,我们也确实没什么可用的人啊,”,郭嘉摊手说道,“说句自夸的话,咱们这些人都跟着玄德公几年有余,算得上是成名已久。”
    “像咱们这种人去诈降,就要编故事,在玄德公那受了什么委屈,过的多么压抑,最后怎么想到投奔袁术,只要差了一环,就前功尽弃,还有性命之危!”
    “其实孔明到是合适的紧,才学过人,聪明机警,又不出名”,郭嘉看向孔明,后者紧张的坐直了身子,“只可惜孔明尚且年幼,袁术又是个庸主,估计刚见到袁术,就得被斩了。”
    正在郭嘉哀声叹气之时,一旁的贾诩慢慢悠悠的开了口。
    “倒是有一人,北海人氏,素有论才。”,贾诩思虑了一下继续说道,“此人是本来就在徐州任职,后经陶谦引荐到玄德公的麾下,目前好像就在下邳!”
    “此人是谁?”
    李忧好奇的问道,陶谦的麾下,他就知道一个陈登,乃是徐州的典农校尉,其余人他还真没注意过
    “此人名唤孙乾,字公佑。”
    “哦?”
    李忧脑海中划过这个名字,瞬间就有了计较。
    演义之中,孙乾一直跟随刘备四处流浪,乃是刘备最早的谋士班底之一,能言善辩,确实是个人才。
    “那此人现在何处?”
    “我差人去唤。”
    贾诩微微一笑,随后低头接着写他的讨贼檄文。
    提笔落字,似乎是觉得有些不妥,轻声叹气,又将纸团成一团。
    “又得重写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