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西行
作者:拿着   我在大唐搞建设最新章节     
    “杀掉一部分,赶走一部分,同化一部分,任用一部分。”
    房玄龄冷汗淋漓,他想起了前几年的温魏之争,讨论的便是如何处理归附的突厥人。
    如今那群人还安置在河北一带呢!
    数量之多,有近十万!
    “义妹……”李世民垂下头思索:“不可全部同化?”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李茵喝着奶茶,意有所指:“平民百姓只在乎谁能给他好日子过,上位者可就不一定了,想同化既得利益者,本身就是荒谬的。”
    “若冒然同化,恐怕……”
    李茵顿了一下:“要出现国中国之局面。”
    言下之意,你已经没了那片区域的掌控之力了。
    李世民手指紧握茶杯,河北之地,如今多阳奉阴违,他安插的人手也被排挤在外。
    他错了。
    他该听魏征的话。
    他听懂了义妹话中暗含的意思。
    可以同化平民百姓,可以同化奴隶,但同化贵族,便是痴心妄想。
    “眼下该如何?”李世民深呼吸,出了问题,就要解决。
    他不是那种不敢承认错误的人,也不是那种闷头走到黑的。
    李茵眯眼嘬奶茶,惬意无比:“河北一道,不急。”
    李世民憋着的那口气终于吐出来了,义妹果然知晓当年的事,甚至还知晓他如今的困境。
    “先解决西域之事,再说河北一带。”
    那边人家生活的好好的,也未生事,刺杀行动在四年后了,如今哪有借口搞人呢?
    得等她……
    “之前小妹说过,买棉花不可行。”
    “所以我们买羊毛。”
    众人:“?”
    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买人家的东西。
    “兄长,西突厥的可汗去年刚死,如今是其弟弟阿史那同俄继位,现下看起来没什么,但此人并不足以服众。”
    “众人皆知,突厥人每个部落都有各自的首领,其可汗手中的权利并不如想象中的大,与其说对方是皇帝,倒不如说是众位首领选出的代表,作用便是与周边国家交涉,比如与我大唐交涉,来的便是可汗。”
    “如此,小妹这里有一计……”
    ……
    三日后。
    “晓春姐,路上注意安全。”李茵抱着李晓春,满眼不舍。
    晓松和晓杨还未回来,如今晓春也要西行,她实在放心不下。
    李晓春摸了摸李茵的头发:“放心吧,好多将士们跟着呢,能出什么事儿?”
    “不管如何,你要先保证自身安全再说。”
    “哪怕事情没有办好,也不打紧,我还有好多法子……”
    “好了,”李晓春捂住李茵的嘴:“我就是去做个‘买卖’,又不是上刑场。”
    说罢,她松开李茵,转头看向冯三喜。
    男人在这几个月里瘦了好多,小肚子都不见了,每天都在忙碌着,晚上还要点灯学习。
    二人对视。
    “保重。”冯三喜道。
    “嗯。”
    李晓春点头,转身上马,甩鞭:“驾!”
    周围护着的士兵跟着一起行动,万马奔腾,气势惊人。
    城口处,一队马车安静等候,待李晓春一众驾马而来,两拨人汇合,向西行去。
    女庄庄口。
    眼见瞧不见晓春的背影,李茵转身。
    “三喜叔,发什么愣,快回去干活儿,今日要把经济学这本书写完呢!”
    “哦……”冯三喜擦了擦额头的汗,他身上事情多,走不开,不然今日西行的便是他。
    “庄主,梁国夫人已学会一些管理的知识。”
    “今日便叫她去工厂学习。”李茵说着,又道:“对了,以后工厂上大家都要用职位来称呼,比如三喜叔,别人就得叫你冯总监,比如二牛叔,别人就得叫赵厂长,做工的百姓们,我们要叫同志,比如小李同志,小赵同志等等。”
    冯三喜:“……”
    听着咋就这么别扭呢?
    这几日卢氏一直住在庄子上,有人负责教她管理厂子的事情。
    庄上生活节奏快,她一个四十来岁的老妇,刚开始还真的是不习惯。
    “晓秋姑娘,今日学什么?”卢氏整理着手中的纸张,仅仅三日,她便记了四五十页的内容,比她半年学的东西都要多。
    她才知道,原来管理人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什么要建立团队,要明确团队精神,要有团队口号,什么目标计划……
    她以前哪里晓得这些!
    最多也就懂得,府里头有人拿了不该拿的,要杀鸡儆猴,不能一刀切,要睁只眼闭只眼。
    “不学,去工厂。”
    走路速度太慢,晓秋驾了马车,带着卢氏一同前往。
    “晓秋姑娘,女子的家人都允许她们过来上工吗?”她整日待在府里,对外界的消息并无多敏感。
    乔郎支持她的决定,不代表旁人家会如乔郎这般。
    她可是知晓外头文人都怎么说她的,说她是个悍妇,说她妒忌成性。
    “不让。”晓秋内向话少,只是很认真地看着眼前不算貌美的妇人:“好多都过得苦。”
    “是家里男人混?”卢氏看着晓秋的表情,又问:“孤儿寡母?跑出来的?”
    晓秋不吱声,全都默认了,都有。
    她便是七岁那年从家里头跑出来的,不然她要被卖了。
    后来就被庄子收留,一直到现在。
    卢氏攥紧了手里的帕子,掀开帘子向外头看。
    这会儿马车已经走到了工厂门口,无数女孩子们三两结伴,手挽着手去食堂吃饭。
    “春娟儿,这几日吃饭时我老瞅见你往男子区那边瞧,怎的?有喜欢的了?是不是那个……”梳着麻花辫的姑娘调笑着身边人,把人说的满脸羞红。
    “啊呀,不准说不准说!”叫春娟的女子气恼,赶紧捂住好姐妹的嘴。
    “哈哈哈……”二人打闹,周围的人也跟着起哄。
    “我可警告你,不准做坏事儿。”那姑娘又道:“咱吃的亏还不够吗?”
    “噗嗤……”春娟笑出了声:“我哪配得上人家。”
    “我们春娟怎么配不上啊?你可是厂里的标兵呢!”
    一群人吵吵闹闹,鲜活明亮。
    马车内,晓秋看了眼外头的春光。
    “婶子,你叫什么?”
    “啊?”卢氏放下帘子,有些怔愣。
    “你叫什么?”晓秋又问:“不是梁国夫人,不是房夫人,不是卢氏。”
    “婶子,你叫什么呢?”
    “啊……我叫良曦,卢良曦。”这名字说出口时,卢良曦竟然觉着有些生涩。
    晓秋神色自然:“哦,那便不用自己取了,省事儿。”
    “一会儿向大家介绍时,你要说……”
    “我叫卢良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