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世有万千法,不拘于经书
作者:何奕晨   长生见闻札记最新章节     
    秋风轻摇,夜凉如水,平安坐在房间里,回想着今日清水师叔所说的有关师父的话。
    而在他对面坐着的是玉鄢,他托着腮静静的看着平安,他不知道渔阳老祖和师父跟平安说了什么。自从傍晚平安从山上下来之后他就一直坐在这里一言不发。
    忽的,平安抬起头,俊俏清秀的脸庞映在玉鄢的眼中。他看见平安那双略带忧愁的眼睛里像是有着什么,他问道:“师弟,怎么了?”
    “师兄,你说老祖算是神仙吗?”
    平安的话将他难住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说是神仙,可神仙长生不老,但老祖有长生之术,却没有不老之法。
    说不是,但老祖法力通天,十几年前狐妖为祸,引得天下大乱,天生异象。最后皇帝没办法,亲自上山请老祖下山收妖,恢复天象。
    这就很难说。
    平安见玉鄢沉默,也不再追问这个问题,他问道:“我同师父西去昆仑,虽说有着奇遇,但是却没能见得仙人。既然如此,您说蓬莱是否也有仙人呢?”
    “昆仑,蓬莱皆是仙山,虽然未有人见过。但从你们的境遇来看,确实是有。”玉鄢想了想开口道。
    其实他也说不准,因为渔阳老祖也曾去过这两座仙山,但结果与平安他们相同,虽有不同境遇,但都未见得仙人。
    “师兄,我想再去昆仑试试。”平安眼神忽然变得坚定,像是下定了主意。
    “昆仑山有多险峻你应该也是知道的。你现在的身子不适合上那么危险的地方。”玉鄢闻言劝解道。
    平安自从上次伤了经脉之后,不仅就已经断了修行之路,也落下了病根。这两年来平安日日吃药也不见好转,他真不希望平安再去冒险。
    可平安却笑了笑说,“没事师兄,置之死地而后生嘛!”
    平安的性子玉鄢也算是比较了解,虽说平日里安静,但实际上心中其实也活泼,只不过从不表现出来,所以犟也是他独有的一种性子。
    “这事你还是去找师父或者老祖去说吧。”玉鄢见平安执着,他只好将这两位搬出来,想让平安知难而退:“如果他们同意,我可以陪你一起去。”
    “当真?”
    “当真!”
    .......
    “这事你还是不要再想了,你的身子这么虚弱,如果你在路上出了意外,我若是哪天同你师父一起去了,我怎么跟他说?说你身子病了,我让你继续去寻仙,然后路上出了意外?”
    房间里,清水坐在床上,手里拿着书,皱着眉头既关心又无奈的看着平安。
    “我每日里都有跟着观里师兄一起练武,身子明显已经比之前好多了。”平安应声回答着。
    平安养过一段时间之后,每日里依旧坐在崖台边上继续练习着吐纳;下午会跟着师兄们一起挥剑练拳。这两年刀枪剑棍能够拿得动,练得不那么吃力的武功他都有练。
    虽说身子病了,可却一点也不比师兄们差。
    这些清水自然也都是看在眼里的,可他还是不同意,继续推诿着:“那昆仑山的险伱是知道的。先不说那上面到底有没有仙人,就算有你怎么见他们?他们会见你吗?”
    “总之,这事你就不要再提了。”
    清水最后一句话态度强硬,这是自平安到了走马观以后,对他说的最重的一句话了。
    “走吧师弟。”玉鄢见师父有些生气了,赶紧拉着平安的胳膊往外走去。
    等两人来到屋外,玉鄢双手放在平安肩上,“师弟,你就好好待在山上。师父之前跟我说过,以你的经文功底,最多十年便可成高功,再有你的身子真的不合适再外出云游。”
    可平安却依旧执着,对着清水的房间行礼道:“师叔,昆仑山险,那我可去蓬莱。”
    可平安话音刚落,清水的房门却自己关上。他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玉鄢见状只好拉着平安离开,回到房间。
    “师弟,何必这般执迷呢。”玉鄢无奈的看着平安。
    “我想替师父去见见仙人。”平安曾经一直不相信师父可能死了,可是两年过去了,师父若是没死他可能早就来走马观了。
    玉鄢闻言一愣,他看着伤神的平安心中也很不是滋味。自从他第一次见到平安之后就让人去赋阳城外去找过,可方圆几十里却什么也没发现。虽然他从未跟平安说起这件事,可平安又怎么会不明白。
    平安说道:“师父一心寻仙问道,我不想他就这么走了。”
    “可你的身体......”玉鄢盯着平安,他想说平安的身体真的不合适再远游,否则真的会撑不住。
    平安答道:“我的身体没问题。这两年跟着师兄们练武已经好很多了。”
    “可师父不让你下山。”
    “我去找老祖便是。”
    玉鄢沉默不语,他看着平安坚定的神情也是无可奈何,只好摇头作罢,不再劝说什么。
    夜色渐深,走马观熄了灯火,同着山林一起沉入黑夜。倒是一处山林小道上,有着灯火亮着,慢慢的朝着山顶走去。
    深夜的秋风吹得有些刺骨,平安穿着一身蓝色道袍,手里提着一盏火红的灯笼,另一手持着一柄拂尘。拂尘随着他弯曲的手臂搭在他的肩上。
    “老祖,弟子平安求见。”平安来到山顶,将手中的灯笼放在脚下,身子挺拔的站在面前空荡荡的石台边上。
    过了许久,秋风吹得更大了,带起他挽好的道髻一起飘荡在空中。他那宽大的道袖也迎风而起,像是快要飞起的风筝一般。
    秋风停了,一片绿叶从天而落,落在他的眼前。他伸手去接,就在绿叶就要落在他的手上时,它忽的变成了一团白雾将平安裹挟了进去。
    “老祖。”
    “想下山?”
    “求仙问道,师虽去,子仍在。”
    “道藏三千亦有道法,为何不留在山上?”
    “因为师父他想亲眼见一次仙人。”
    “既是你师父想见,那为何你要下山?”
    “神仙不死,信可得乎?”
    “何解?”
    “我也想去看看。”
    白雾茫茫,伸手不见五指。一人手持拂尘,身着道袍而立;一人盘膝而坐,两两相对,垂首闭目而言,
    “世有万千法,不拘于经书。既有心愿未了,那便去吧。若是未能得见仙人,回来便可。”
    “去吧!”
    他的手在白雾里一挥,平安感觉到一阵狂风自面前而起,吹的他睁不开眼......
    “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