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商议处置
作者:黑千羽   三国之夏侯弃子最新章节     
    这样的混乱,传播的很快,各个工地之间相隔并不是太远,只要将监工杀死了,那接下来的民工绝大多数都会加入,队伍就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但这样的混乱同样很快就得到了平息,这些人早就已经被饿的受不了了,反抗也不过是垂死挣扎,再加上缺少兵器铠甲,其余人手中的兵器都是干活的工具,又怎么会是正规官军的对手?
    大部分人都是顺民,如果没有了其他人的蛊惑和带头,其他人大多数都喜欢做顺民。就好比是羊群一样,没有头羊领头,其余的总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杀戮和鲜血最是能够震慑住人,也最能够激发人的血性,只看这人在这种关头如何的选择。看到自己的同伴在官军冷漠的捅刺下一排排的倒下,然后被官军一个个踩在脚下。这些长矛兵身后的士卒还在不断的补刀,恐惧终于不可遏制的蔓延开。
    逃跑么?边上一直在游荡的骑兵彻底的将这些人的想法打破,远处的尸体已经证明了这些人的想法不过徒劳。
    也不知道是从谁开始,终于有人放下了自己的“兵器”,有人带头,后面一样会有人跟随。
    夏侯信带着人将这些民夫围困在了一处山坳内,看着这些人全部都已经跪在了地上,任由士卒用绳索将他们捆起来,转头问了一句。
    “叡儿,你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处理?”
    原本曹清是不同意让夏侯信将曹叡带来的,这么小的年纪,怎么能够见到杀戮和鲜血,更是害怕对曹叡以后的心性造成影响,但夏侯信一力坚持,拿出了夏侯惇十四岁杀了侮辱老师人,又说了自己十来岁就已经见识过了血腥和杀戮,最后曹清也不得不同意。
    最关键的是曹叡的坚持,小小年纪就已经极有主见,按照他的话说是:“姑父说了,温室里养出的花朵,经不起大风大浪。”
    “姑父和元直先生会怎么处理?”曹叡反问了两人,这段时间以来,曹叡因为远离了邺城中心,夏侯信和徐庶可以放心大胆地教授曹叡各种知识,曹叡也凭借着每日里跟随夏侯信和徐庶接见、处理各种人、事,眼界得以进一步开阔。
    “不错,有点样子了。”夏侯信和徐庶对了一眼,看着年幼的曹叡自主的想法越来越明显了,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担心。
    “三个策略,全杀了,全放过,杀一部分,你会怎么选?”
    “全杀了不行,这样做,杀性太重,而且这些人所求也不过是耕者有其田,非仁者所为。全放过也不行,如此一来,置国法于何地?就这么轻易的放过了他们,也不知道今后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铤而走险。”
    “既然这样,那能选择的就只有杀一部分了。”曹叡说着自己的分析。
    “那你打算杀多少,怎么杀?”徐庶开口。
    曹叡看了看夏侯信,又看了看徐庶,觉得眼前的这道考题并不是那么简单。毕竟是以人命作为基础,他只要稍微压一压手,就会有很多人死去,只要略微抬一抬手,就会有很多人活下来。
    他想从夏侯信和徐庶的脸上查看一丝答案的端倪,可夏侯信始终都是极为严肃,而徐庶也依旧是笑吟吟的,似乎接下来的杀戮对于眼前的两人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这还是时常在自己耳边不断的说着要爱民,要仁道的两位师长么?
    “只诛首恶,胁从不究。”曹叡想着自己看过的书,又想了想眼下的局面,最后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姑父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一是只诛首恶,那你怎么区别哪些人是首恶,哪些人是胁从;二是胁从难道就这么轻易的放过么?那你接下来口口声声的说着,置国法于何地?还不如全部都放过算了;其三,这些人接下来该如何办?可以让他们接下来继续修渠,可水渠修完了之后,他们又该何去何从?是放他们回原本的家中么?”
    “那姑父想要如何做?他们已经很可怜了。”曹叡对于这三个问题,自然是忽略了第一个和第三个,而是抓着第二个问题问了起来。
    “别岔开话题,先回答第一个。”夏侯信一脸的无所谓,对于眼前的这些人,固然可怜,也同样可恨。可设身处地,自己说不得也早就反了,这些人除了耕种、有的人可能会打猎,甚至还会杀人,但这些技能都无法帮助他们在这样的世道中活得更好,最多也不过是一把刀而已,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这简单,让他们自己检举,谁检举出来是对的,可以奖赏,若是胡乱攀咬,按照首恶,一并都杀了。”曹叡说着这些话,丝毫没有犹豫。
    “这确实是一个办法。但是剩下的人你就打算这么放过么?”徐庶点了点头,又追着问了第二个问题。
    “难不成,还不能这么轻易的放过?”曹叡原本想立刻就应下,就是将这些人全部放了,甚至其他许多人也是这样处理的。
    “若是我来处理,连同那些检举的人,也要一并受罚,但只是受的刑罚比其他人少一点而已。”夏侯信淡淡的说着自己的想法,对于已经困在坑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无比惶恐的这些民夫虽然怜悯,但不会真的去可怜他们。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更何况,他们既然犯了错误,那就是要受罚,作为胁从,罪不至死,一顿鞭子总是逃不掉的,至于那些检举的人,可以因为检举有功,可以根据他们检举功劳的大小,减少,甚至是免除鞭子,如此才能彰显国法威严。”夏侯信说着自己的想法。
    徐庶觉得夏侯信的处置提议虽然严厉了点,但是如今天下未平,仍然是乱世,这样的处置还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而且根据检举有功的程度给予减免刑罚,也更加能够让这些人明白国法的威严不和侵犯,同样更能起到震慑人心的效果。
    “如此,会不会重了一些?”曹叡听完了夏侯信的做法,心中开始犹豫。
    “这只是提议,你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徐庶说着。
    “什么?你们的意思是,这件事居然是由我去处置么?”曹叡原本以为这个考较只是一个提议,却没有想到居然让自己去处置这件事情。
    一时之间,曹叡的心,真的乱了。
    一道命令下去,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死多少人。
    “姑父?”
    “都说了,这个只是提议,你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下面,我们来考虑第三个问题。这些人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夏侯信温和的看着曹叡。
    “姑父。”曹叡怎么也想不明白,平日里对自己极为温和,在姑姑打算责罚自己的时候还处处护着自己的姑父居然会有如此残忍冷酷的一面。
    “元直先生。”曹叡又朝着徐庶看了过去,可怜楚楚的哀求着徐庶。
    “子义,不如就算了,这事我们来处理,让叡儿先在边上看着。”徐庶有些看不下去,开始在边上为曹叡说话。
    “元直,你我既然已经携手了,我也没有瞒着你任何的事情,你要知道,他接下来要面对着什么?若是他始终都是在我们的保护下,而且名声不显,又有谁会注意到叡儿。”
    “名声这些事情,我们可以慢慢的来,叡儿他还太小了。你有考虑过他的感受么?在他这么个年纪,就让他下令去决定这么多人的生死,是不是真的太残忍了,对于他今后,恐怕也不会太好。”徐庶还是觉得夏侯信心急了。
    “罢了,叡儿,你可曾想过第三个问题么?”夏侯信最后还是叹了口气。
    “快,叡儿,好好想想,好好回答。”徐庶听出了夏侯信放弃了让曹叡处置这些人的想法了,立刻就催促了曹叡。接下来的道路很艰难,曹叡最后还是不可避免,但是眼下,他的年纪还太小了。
    “眼下他们已经反了一次,其他各家都不会相信他们,估计就算是回去了,也落不了好下场,组织他们进入官屯屯田是最好的办法。”曹叡说着自己的想法。
    “是的,组织他们屯田,可是他们只是屯田客,这土地什么的都不是他们的。而且接下来的日子里面,他们也要吃饭,就天水府库里的那些粮食,够么?”夏侯信 又反问了过去,虽然在马超攻打陇西三郡的时候,偷偷的没下了不少的粮草,可是眼前这么多人,恐怕那点粮草还不够。熬过了冬天之后,还得熬过春耕,一直要到六月底,才能够有粮食上来,这段时间,青黄不接,又该如何应对。
    “去借,问长安借、问天水的这些大族借。”曹叡本能的将长安放在了第一位,因为长安的粮草堆积很多,比天水多多了。
    “哦?为什么?”
    “免得今后被这些人要挟。”曹叡似乎是开窍了一部分,今天的局面让曹叡的心中很不开心。
    “好,就是要想尽办法不受制于人,但也要立足眼下,该低头的时候,还是得低头,更何况,长安的人情就好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