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天意在我
作者:一身旧雪   重生76,带领全村吃肉奔小康最新章节     
    李向东回燕京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期间,他并没有找到机会面见刘东来。
    但是,鹏城的刘民乐教授那边十分的着急,给李向东打过两次电话,都是催问关于转基因种子研究报告的情况。
    李向东没有办法,于是叫上四姐夫刘俊波直接去刘东来家门口堵人。
    刘东来的住所有许多警卫,两个人就蹲在没有警卫的地方等。
    一直等到了晚上,他们才看到刘东来的车缓缓的驶来。
    李向东双眼一亮,急忙蹦起来拦车。
    他这一下,倒把司机唬了一跳,一个紧急刹车,差点没把刘东来甩出去。
    司机探出头来愤怒的说道,“谁啊!不要命了啊——”
    ————
    刘东家客厅。
    刘东来给李向东和刘俊波一人倒了一杯茶,他双目通红,整个人非常疲惫的样子。
    “你们两个啊!有什么事儿不能给我打电话?还非得跑到街口拦车!万一撞到你们可怎么好?”
    刘东来刚才在外边就把两个人训了一顿,这时,看到他们的样子,还是气不打一处来,又忍不住说了两句。
    李向东嘿嘿一乐,“这不是您老人家太忙了吗?我们根本预约不到您啊!只能想到这个笨办法,直接过来守株待兔了。”
    刘东来没好气的说,“你说谁是兔子呢?”
    李向东连忙说,“我是,我是,我是兔子!”
    刘东来捏捏眉头,正色道,“说说吧,你们今天来,到底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李向东不答反问,“鹏城的刘民乐教授,还有燕京农业大学的耿教授,郝教授,李教授联名的那份关于转基因种子的报告,您看了吗?”
    刘东来皱眉,“农业不归我管。”
    他是管商业的。
    李向东道,“知道不归您管,只是这份研究报告关系到咱们国家的国运。育种专家们对此事很重视,这份报告已经递上去一个多月了,到现在石沉大海,没有任何的消息。刘教授的意思是,您能不能给使使劲儿?”
    刘东来眯眯眼。
    他知道李向东不是个爱夸大的人,既然他说关系到国运,那可能真的就关系到了国运。
    他不自觉的就端正了坐姿,“来,你给我说说,具体是什么情况?”
    李向东把整个报告里面的重要内容,言简意赅的和刘东来叙述了一遍。
    刘东来沉吟道,“转基因种子?”
    “对,转基因种子。现在美国人掌握了转基因的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高产的转基因种子就会霸占广大市场。
    咱们国家地大物博,植物基因库丰富,如果一旦让他们把咱们的种子基因拿走,再注册成专利,到时候咱们这个哑巴亏可就吃定了。
    刘叔,您想想,咱们国家可是几亿的农民呀!这是怎么样一个规模?
    您是觉得他们会放弃这么大的经济利益,还是会放弃控制咱们国家粮食的机会?”
    刘东来一时间心跳如擂鼓。
    不过,他另有疑惑,“你是怎么知道转基因种子的?”
    美国的孟山都今年才研究成功的转基因种子,怎么李向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就知道了?
    你又不是研究相关专业的专家!
    李向东知道刘东来就得这么问,这一个月的时间,早就把腹稿打好了。
    刘东来一问,他立马侃侃而谈,“因为我时常的关注外国的消息呀,报纸杂志,我可是一期都不缺,每期都要看!
    哎呀,您就别管我是怎么知道的了,反正现在专家也是这么认为的。
    您一定要把这个事儿上上心,然后提醒相关领域的领导多加注意,提前做好防范。”
    刘东来若有所思的看李向东一眼,李向东刚刚说的鬼话他是半句都不信。
    但李向东每一次说的,听上去离经叛道,不可能发生的话,最后都被验证成为现实了。
    所以,尽管不相信李向东的托辞,可关于转基因种子,他还是听进去了。
    只是,和上头说的时候,还要费心思把李向东遮掩住。
    “我知道了,这件事儿我会处理。你们两个还有别的事儿吗?如果没有的话,赶快给我走。我开了一天一宿的会了,现在困的要死,我要休息了。”
    刘东来赶人。
    李向东和刘俊波赶快让刘东来去休息。
    刘俊波明天还要上班,所以得早点儿回家,李向东心里有事儿,也没有闲聊的心思,于是,两个人各回各家。
    走在大马路上,李向东总觉得刚才刘东来看自己的眼神不对。
    他又细想了一遍,最后苦笑一声,自从盐山大地震的那一次,估计刘东来就已经怀疑自己了。
    算了!
    有些话不能不说,有些事儿不能不做,就算被人发现了底细也是必须要豁出去的。
    李向东转念一想,刘东来和自己的关系还不错,想来也不会把自己当成异端邪说,交给国家的神秘部门去处理研究的。
    只是,虽然这么想着,李向东还是暗暗决定以后要低调一些。
    第二天,李向东就给刘教授去了一个电话,把自己和刘东来见面的情况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电话那头,刘教授沉默了很久,最后说了一句,“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要看天意了。”
    李向东坚定的回了一句,“我相信国运,天意在我们这边。”
    挂了电话,李向东心底轻松了不少。
    再过两天,宁若若就要去上学了。
    对了,她报的是燕京农业大学。
    刘教授提前介绍了燕京农业大学的植物学专家耿教授等人给宁若若认识。
    送宁若若去上学后,李向东就回了李家坡。
    此时,又马上要过八月十五了。
    看着逐渐变薄的月份牌儿,李向东内心十分感慨,时光如梭,过不了几个月就又要过年了。
    李家坡现在发展的自然很好。
    可能是因为李家坡的人思想比较开放,能够迅速的捕捉经济热点,采用的技术也是最先进的,所以李家坡的集体产业,在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营企业的竞争环境下,并没有陷入颓势,反而一马当先,呈现领头羊的状态。
    而且,李家坡的许多青年人也在村里的鼓励之下,勇敢的开始创业。
    当然,他们创业的第一笔资金是村里提供的。
    李向东很满意于李家坡现在的状态。